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、宁夏考察时连续强调,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,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。基层是政令落实的最末端、服务群众的最前沿,基层干事创业氛围如何,干部工作状态如何,关乎治国理政的最终效果。各级党组织要从把握好“三对关系”出发,持续用力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,创造更加充分、高效的干事条件。
把握好“事”和“人”的关系,在“删繁从简、优量增质”中促基层干部轻装上阵。从“上面千根针,下面一条线”到“上级千头令,基层万端绪”,基层不仅面临党建、政法、综治、民政等多领域工作,还需承接上级层层传导的压力、压紧压实的任务,加之偏远乡镇人员结构老化、人才流失严重的现状,想干事、能干事的基层干部往往长期处于身兼数职、超载运行的状态。各级党组织要持续深化细化为基层减负赋能举措,一方面,要减轻“小马”负担,加强政策任务需求调研,在制定目标、采取举措时,要充分结合基层实际,给足冗余空间、多些细则办法,谨防基层简单成为任务“派发地”。另一方面,切实保障基层工作力量,做好违规借调人员清理,畅通市、县、乡三级干部交流机制,落实“组团式”帮扶、选派“第一书记”等做法,因时制宜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淬炼和专业技能培训,确保基层有人干事、能干成事。
把握好“权”和“责”的关系,在“明责减压、扩权赋能”中促基层干部明白履职。动不动就搞属地管理、责任下沉,时不时签“责任书”、立“军令状”,权责不匹配、不对等的结构性困境,既束缚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,也导致了“悬浮式”“打折式”落实问题的发生。必须聚焦这些被放大的“责”、被硬扣的“负”,做好系统全面的清理、“瘦身”,让基层干部明明白白履职,种好“责任田”,干好“分内事”。进一步厘清不同层级、部门间的权责边界,建立健全职责清单和事务清单,设置上级涉基层事务准入“门槛”,完善财权事权匹配机制,从制度上防止层层加码、压力甩锅。推动更多社会资源、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放到基层,建立“乡呼县应、上下联动”工作协同机制,切实解决基层“管不着”、上级“看不见”的问题,实现治理能力、效率的双提升。
把握好“痕”和“绩”的关系,在“科学考核、求实问效”中促基层干部实干担当。过细的考核指标、过频的督察调研、过度的痕迹管理,基层干部应付形式主义花费的时间越多,真正投入实干的精力就越少。以考核减负为基层减负的切入点,根据基层实际,科学设置考核指标、精简考核事项流程,杜绝把考核目标层层转嫁,对上争优不切实际“盲目加压”的问题。严控考核总量和频次,研究加强跨部门联动和业务流程再造,建立部门数据共享机制,防止繁复考核、材料多次提交。匡正求实问效的导向,用好“四不两直”、调查研究方式方法,推动督查考核方式由机械式听汇报、看材料向察民意、看实绩转变,切实破除基层工作落实中以“迹”为“绩”的现象,引导基层干部以“脚步”代替“指尖”,激发想作为、能作为、善作为的内驱力。
作者: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委组织部 张翔
来源:共产党员网-先锋文汇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来自选调生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