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,在盛夏灼热太阳的见证下,我成了一名基层选调生,从此走上了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的道路。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,天时人事日相催,冬至阳生春又来,还记得报到第一天,社区书记顶着烈日满眼欣喜对我说:“欢迎来到你的第二个家”,转眼就迎来了我在这儿的第二个夏天。回想这281天的历程,从初相遇时处理事情的手足无措,到如今与群众畅谈家常,虽然也有迷茫,但“小家庭”始终给予我无尽的关怀和力量,让我能及时总结工作方法,以“望闻问切”在基层大舞台上走好奋斗之途。
深入社区“望”民情,以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的“实践”之心,观基层风貌。从校园的“象牙塔”走进充满未知和困难的乡村大地,对环境不适应、对基层情况不了解、不知道基层工作如何开展,这些都是我初入龙角镇面临的现实难题,特别是进五龙社区走访居民时更让我“面红耳赤”。记得一次和社区干部们一起进行经济普查的走访调查,当一位老同志咨询相关问题时,我一点都不了解,仿佛遇到了有生之年“第一难题”,我只好向旁边同事求助,同时用微笑面对老同志来化解尴尬。经此一事,我深知基层工作与群众交流是“压舱石”,“望”百姓生活常态是“风向标”,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,脚下沾有多少泥土,心中便沉淀多少真情。于是我认真向社区支书、老党员等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请教,主动和社区群众沟通交流,终于从居民口中陌生的“那个大学生”变成了“社区的小成”。每当晚饭后走在路上,那些社区居民热情地邀请我去“话家常”,这一刻,看着一张张笑容洋溢的脸庞,我也更加坚定了守护这些“笑脸”的理想。
倾听建言“闻”呼声,以“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”的“真诚”之心,知百姓需要。最是真诚动人心,带着诚心走访,倾听群众心中所思所想,是每位基层选调生应当有的态度,驻村不仅仅要“驻”到群众身边,更“住”进群众心里,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、到群众中去,才能真正做到问需于民、问效于民。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,工作做得好不好、是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走访居民都会直接提出来。记得刚开始入户走访时,因为不了解走访户家庭具体情况,入户进行人口核实是拿着资料进行核对,第二天走访户就找到支部书记说我工作不细心。基层工作者是直接和人民群众打交道的,将共同富裕时时刻刻践行到底的黄科威,将根深深扎在沙海守护绿洲大地的姜莉玲……一位位榜样楷模用行动践行着“人民至上”,他们的故事和精神感动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。基层干部必须坚持人民至上,以人民为中心,牢牢树立起公仆意识。尤其是年轻选调生,与群众的相处多了,便懂得了只要心里装着百姓,自然就能看到他们的疾苦、就能感知他们的冷暖、就能了解他们的需要。
俯下身段“问”计策,以“发奋识遍天下字,立志读尽人间书”的“学习”之心,聚民间良方。“广纳百姓之言,力谏睿智之策”。选调生常被视为“天选之子”,身份经常被“无限放大”,但我们却不能因此“眼高手低”,要发挥“大学生”之所长,以“小学生”的姿态奔赴基层,钻研学习。基层工作复杂又充满“荆棘”,在真正踏入岗位后,在解决实际问题上“愁眉苦脸”,所学“无用”或许成为常态。若我们不能坚持学习,一心为民,只能做成“花拳绣腿”,不能赢得百姓的“满意度”。在聊天说地中询问百姓良策,从走村串户中了解工作开展成效,于经验之谈中汲取工作智慧。广大选调生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,放低姿态,从群众中来、到群众中去,认真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,向能者求教,向智者问策,认真细致研究方法的可行性,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。只有始终坚持对症下药,用好“良方”,才能办好每一件为民谋利益的实事,做到与民同乐、有福同享、有难同当。
把准脉搏“切”症结,以“粉身碎骨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”的“自律”之心,解群众难题。新晋选调生大多都是“三门”干部,从“校门”踏入“机关门”,一路走进百姓的“家门”,漫漫途中难免几多风雨,几多坎坷,特别是驻村工作远比机关工作更复杂多变,稍微放松警惕,就容易陷入“糖衣炮弹”的猛烈攻势,养成干部“江湖气息”,让“收人情”“走后门”“动手脚”成为工作“家常便饭”。这一系列的不良举措最后只会殃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,让自己从解决群众问题的“好帮手”,变成声名狼藉的“老鼠屎”。“打铁必须自身硬”,对于新任选调生,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,增强政治定力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,坚持“四个自信”,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不为任何风险所惧,不被任何干扰所惑,切实增强自律意识,以“心不动于微利之诱,目不眩于五色之惑”的思想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把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,做一名清正廉洁的人民好公仆。
作者:重庆市云阳县龙角镇选调生 成天浩
来源:共产党员网-先锋文汇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来自选调生网